第四套生命表2026年启用!年金险重疾险将涨价?寿险或降价,投保攻略看这篇

第四套生命表2026年启用!年金险重疾险将涨价?寿险或降价,投保攻略看这篇插图

1. 一段话看懂第四套生命表核心影响

2025年10月29日,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精算师协会联合宣布,《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(2025)》(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第四套生命表”)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启用。这是时隔9年,保险行业的核心定价工具迎来更新。和第三套相比,第四套生命表不仅调整了表格排序、明确了产品适用范围,还新增了单一生命体表。核心数据上,死亡率平均下降约20%,0岁男性预期寿命达到85岁,女性则提升至89岁。对咱们普通人来说,这直接关系到保费多少——年金险、重疾险、医疗险大概率要涨价,定期寿险和定额终身寿险反而可能降价,抓住当前投保窗口期很重要。

2. 一图理清核心信息

第四套生命表2026年启用!年金险重疾险将涨价?寿险或降价,投保攻略看这篇插图1

3. 第四套生命表深度解读

一、什么是生命表?为什么它很重要?

可能有人会问,“生命表”听着挺专业,到底和我们有啥关系?简单说,生命表也叫死亡表,是记录大量人口从出生到去世的生存、死亡数据的表格。它就像保险行业的“健康晴雨表”,能清晰反映不同年龄段的死亡人数、死亡率,以及平均能活多久。

对保险行业来说,生命表是绝对的核心基础设施,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首先是定价基础,寿险、年金险这些产品的保费,就得参考生命表算出来;其次是准备金评估,保险公司得靠它算清楚该留多少钱应对未来赔付;最后是风险管理,帮保险公司判断不同年龄段的赔付风险,设计出合理的保障责任。

根据实际经验,我国每隔10年左右就会更新一次生命表,因为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一直在变。从第一套到第四套,也能看出国人健康状况的变迁:

版本发布时间正式名称
第一套1996年中国人身保险业生命表(1990~1993)
第二套2005年中国人身保险业生命表(2000~2003)
第三套2016年中国人身保险业生命表(2010~2013)
第四套2025年中国人身保险业生命表(2025)

二、第四套和第三套,到底差在哪儿?

第四套生命表不是凭空出现的,它是在第三套的基础上做了优化调整,主要体现在内容分类和核心数据两个方面。

(一)内容调整:更贴合当下保险需求

第三套和第四套生命表都分为养老类、非养老类一表、非养老类二表,但在排序和适用范围上有明显变化,新增的表格更是亮点。咱们直接用表格对比更清楚:

第三套生命表(2010-2013)第四套生命表(2025)
表格类别适用产品表格类别适用产品
养老类业务表(C5男、CL6女)1. 含高生存金责任的两全保险 2. 长寿风险高的年金保险养老类业务表男女表(CL1)以生存保障为主的两全保险、年金保险
非养老类业务一表(CL1男、CL2女)1. 定期寿险 2. 终身寿险 3. 健康保险非养老类业务一表男女表(CL2)健康保险、定期寿险,及以死亡保障为主的终身寿险
非养老类业务二表(CL3男、CL4女)1. 无生存金的两全保险 2. 低生存金的两全保险 3. 长寿风险低的年金保险非养老类业务二表男女表(CL3)其他类型的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
单一生命体表男女表(CL4)为健康、非标体等不同人群定价提供数据支持

从表格能看出三个关键调整。第一,养老类业务表挪到了最前面,这明显是因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行业对养老保障的重视程度在提升。第二,终身寿险的适用范围被明确划分了,不再笼统归类,定价会更精准。第三,新增了单一生命体表,这意味着以后保险公司可以给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定不同价格,非标体也可能有更合适的产品了。

(二)核心数据:死亡率降了,寿命长了

数据变化是第四套生命表最核心的亮点,直接反映了国人健康水平的提升。首先是死亡率,第四套里CL1-3这三个核心表格的死亡率,比第三套平均下降了20%左右。这意味着现在的人比九年前更不容易去世,健康状况越来越好。

预期寿命的变化更直观,从第一套到第四套,国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在涨:

生命表版本0岁男性平均预期寿命0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
第一套72岁76岁
第二套79.7岁(↑7.7岁)83.7岁(↑7.7岁)
第三套83.1岁(↑3.4岁)88.1岁(↑4.4岁)
第四套85岁(↑1.9岁)89岁(↑0.9岁)

不过要说明的是,预期寿命增速有所放缓,这和人口结构变化、生活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,但整体还是呈上升趋势的。

三、保费会怎么变?这几类产品最受影响

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:生命表更新了,我的保费会涨还是降?其实保险定价是个复杂事,要结合预定利率、费用率和生命表数据。但单看第四套生命表的影响,不同产品的走向很清晰。

(一)这三类产品,大概率要涨价

1. 年金险:年金险的核心是“活多久领多久”,预期寿命变长,就意味着消费者能领钱的时间更久,保险公司要付的生存金自然就多了。所以要么保费上涨,要么产品的收益会下调,总之保险公司得平衡成本。

2. 重疾险:重疾险是保大病的,人活得越久,发生重疾的概率就越高。而且重疾险大多是恒定费率,一旦投保,每年保费都不变。保险公司为了覆盖未来增加的理赔成本,新上市的重疾险保费大概率会涨,现在在售的产品可能也会调整。

3. 医疗险:医疗险和重疾险逻辑类似,寿命延长会让患病概率上升,保险公司的理赔压力就大了。虽然医疗险是交一年保一年的自然费率,但未来续保的时候,保费可能会比现在更高。

(二)这两类产品,可能会降价

定期寿险和定额终身寿险,这两类产品是以死亡为赔付条件的。死亡率下降了,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钱就少了,赔付压力也随之降低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这两类产品的保费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。

不过要注意的是,现在市场上的定期寿险,比如华贵大麦系列,价格已经接近“地板价”了,就算降价,幅度可能也不会太大。所以不用为了等降价而耽误投保,保障早一天到位更重要。

四、普通人该怎么应对?这份投保攻略请收好

第四套生命表的启用是行业进步的体现,让保险定价更贴合现在的人口情况。对我们消费者来说,关键是根据自己的需求,选对投保时机。

如果你有养老规划,或者正打算买重疾险,那建议尽早行动。现在投保,能锁定当前的费率,避免未来保费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。尤其是年金险,不仅保费可能涨,未来产品的收益也可能不如现在,早买早锁定利益。

如果你的需求是定期寿险,不用刻意等降价。前面也说了,这类产品降价空间有限,而保险的核心作用是保障。早点投保,就能早点获得身故保障,万一发生风险,能给家人留下一笔钱,这份安全感是等不来的。

还有医疗险,虽然是自然费率,但投保门槛在提高。随着年龄增长,健康状况可能会变差,到时候可能就买不了了。所以不管保费会不会涨,符合健康告知就赶紧投保,先把保障拿到手。

实际上,最近几年监管一直在下调保险预定利率,还推行了“报行合一”政策,保险产品的定价越来越理性保守。不管是哪种保险需求,提前规划总是更有利的,毕竟保障这件事,从来都是宜早不宜迟。

4. 你关心的关键问题都在这

问题1:第四套生命表的调整,反映了什么行业趋势?

答案:从调整来看,有两个明显趋势。一是养老保障成为行业重点,把养老类业务表挪到首位,就是因为老龄化加剧,大家对养老险的需求越来越大。二是保险定价走向精细化,新增单一生命体表、明确终身寿险适用范围,都是为了让不同人群都能买到定价合理的产品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这说明保险行业正在从粗放发展转向精准服务。

问题2:不同保险需求的人,投保策略该怎么调整?

答案:分三类情况来看。第一类,要养老或买重疾险的,赶紧投,因为这类产品要涨价,现在是窗口期。第二类,要买定期寿险的,不用等降价,早买早保障,降价幅度有限。第三类,要买医疗险的,别纠结保费,先看健康告知,符合条件就投,避免以后健康变差买不了。核心原则就是:涨价的抓紧买,降价的别等,保障类的优先配。

问题3:第四套生命表对行业长期发展有什么影响?

答案:长期来看,有三个影响。一是提升行业精算水平,让定价更科学,减少理赔风险。二是推动保险公司差异化竞争,不再只靠降价抢客户,而是靠精准定价和产品创新。三是优化产品结构,养老险、健康险会更丰富,更符合消费者需求。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普通人,能买到更贴合自身情况的保险产品。

保险条款太复杂?理财收益不会算?🤔
我们懂您的疑惑!
现在免费开放价值800元的专家1对1咨询福利,为您提供:
✅ 家庭保单专业梳理
✅ 产品优劣深度分析
✅ 量身定制理财保障方案
机会难得,只为助您“一点就通”!
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
与专业规划师聊聊,告别选择困难!👇

免费1对1保险规划服务领取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