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「递增领取」的秘密:年金险真的“领一辈子”吗?
最近有不少朋友来问我,看到一些年金险宣传”递增领取”,还能”领一辈子”,听着特别心动,但心里又直打鼓:这到底是真的能终身领钱,还是有什么隐藏条件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”递增领取”背后的门道,看看年金险是不是真像说的那么美好。
说到”递增领取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”每年领的钱会越来越多”,这理解没错,但不够全面。实际上,市面上常见的”递增型年金”主要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领取金额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,比如首年领10万,次年领10.5万,逐年增加;另一种是在固定领取基础上,每隔几年有个阶梯式上调。不管是哪种,听起来都很诱人对吧?但这里有个关键点容易被忽略——这个”递增”通常是在开始领取后才生效的,而且递增的基础是你首年领取的金额。
那么问题来了,年金险真的能”领一辈子”吗?从合同条款来看,确实有很多产品写着”保障领取终身”。但咱们得明白,这个”终身”指的是只要被保人活着,就能一直领钱,这本身是没问题的。真正的关键在于,你有没有搞懂这几种情况:
比如说,有的产品是保证领取20年的,如果在这20年内不幸身故,剩余未领取的钱会一次性给到受益人;如果超过20年还健在,那就继续领,活多久领多久。还有一种是不保证领取年限的,纯粹就是活多久领多久。所以,”领一辈子”在理论上是成立的,但实际能领多少,还得看你的寿命长短。
不过啊,这里有个特别重要的细节要提醒大家:很多年金险在开始领取后,现金价值就会归零或者大幅降低。这意味着什么?就是说一旦你开始领钱了,如果想退保,是拿不回什么钱的。保险公司之所以这样设计,就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兑付你的终身领取承诺。
那这个”递增领取”到底划不划算呢?咱们来算笔账。假设同样投入50万,A产品每年固定领3万,B产品首年领2.8万,之后每年递增3%。粗略一算,前10年肯定是A产品领得多,但大概在第12年左右,B产品的年领取金额就会超过A产品,而且时间越久,优势越明显。所以,如果你对自己的寿命比较乐观,或者家族有长寿基因,那么递增型的产品长期来看可能更划算。
但别忘了,这种”划算”是有前提的——你得活得更久才行。如果预期寿命不太长,那高保证领取金额的产品可能更实在。这就好比选择固定工资还是底薪加逐年涨薪,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。
另外,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几个容易踩坑的地方:递增比例不等于实际收益率,有些产品宣传每年递增5%,但起领金额较低,实际收益可能还不如固定领取的产品;分红型递增年金的不确定性,这类产品的”递增”部分可能来自分红,而分红是不保证的,得看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;还有通货膨胀的影响,即便每年递增3%,如果通胀率高于这个数,实际购买力还是在下降的。
说了这么多,那到底该怎么选呢?我的建议是: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,你是更看重前期的现金流,还是更追求长期的增长?其次要看清合同条款,到底是保证递增还是演示递增,现金价值变化如何;最后要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和家族寿命来做决定。
保险条款太复杂?理财收益不会算?🤔
我们懂您的疑惑!
现在免费开放价值800元的专家1对1咨询福利,为您提供:
✅ 家庭保单专业梳理
✅ 产品优劣深度分析
✅ 量身定制理财保障方案
机会难得,只为助您“一点就通”!
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
与专业规划师聊聊,告别选择困难!👇